相信大家還沒學習大提琴前,一定聽過這首有名的第一號組曲,他多有名呢? 有名到甚至許多音樂、戲劇等等都能聽到它被拿來當作配樂播放,
今天就要好好來介紹這首指標性的大提琴曲囉~
無伴奏組曲的作曲家為(J.S.Bach)巴哈,他是音樂界鼎鼎大名的作曲家,有”音樂之父”之稱,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人物,在音樂歷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,
除此之外,巴哈還是一位管風琴家,在許多教會裡任職,巴哈一生創作了非常多的作品,例如:清唱劇、受難曲、神劇、經文歌、彌撒曲、
聖詠、各種樂器的獨奏曲、組曲、室內樂及協奏曲等等都有涉獵。
我們可以把巴哈的創作時期分為三個,威瑪(1708~1717年)、柯登(1717~1723年)以及萊比錫(1723~1750年),而這首無伴奏組曲創作時期是柯登時期。
今天要介紹的第一號組曲是由六種不同風格的舞曲所組成的,分別為:
- 前奏曲 (Prelude)
- 阿勒曼(Allemande)
- 庫朗(Courante)
- 薩拉邦德(Sarabande)
- 小步舞曲(Minuet)
- 吉格(Gigue)
這六首舞曲的風格都不相同,例如:
1.前奏曲:就是組曲開始前的開場,來引導大家聆聽。
2.阿勒曼舞曲:為起源於十六世紀德國,風格較溫和、不急不徐,原為兩拍子在傳入法國後逐漸轉為四拍子。
3.庫朗舞曲:風格為節奏輕快的三拍子義大利式舞曲。
4.薩拉邦德舞曲:緩慢而莊嚴,為西班牙式的三拍子舞曲。
5.小步舞曲:源自法國,為三拍子優雅細緻的社交舞曲。
6.吉格舞曲:為三拍子的英國舞曲,節奏輕快。
今天要聆聽的是組曲裡的前奏曲,我們先來聽聽由馬友友演奏的原版
我們再來聽聽另一個版本,由七把大提琴組成的前奏曲,是Thepianoguys改編成的,運用許多聲部,聽起來更加豐富!
希望大家可以重新認識巴哈的音樂,巴哈的音樂聽起來很簡單,但是拉起來卻不簡單,巴哈無伴奏可以說是大提琴的聖經呢!
接下來還會介紹更多有名的大提琴音樂喔~~